033-83836053

关于对联十个有趣的小故事 不得不佩服昔人的机智2023-04-15 00:24

本文摘要:小小的一幅对联,虽貌不惊人,却传承了中原文明。古往今来,流传下来不少与对联有关的趣闻趣事。1。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喜书门联,但每次刚刚张贴就被别人偷走,某年除夕,他想出了一个防“贼”的妙法:在门楹上贴出这样一副对联:福无双至灾患丛生偷联的人到王宅前一看,都摇头而去。 月朔清晨,王羲之又在上下联尾各续三字,遂成意义全新的一幅佳作:福无双至目前至灾患丛生昨夜行 2。北宋文学家王禹偁幼时家贫,放学后常帮大人磨面。

开云平台

小小的一幅对联,虽貌不惊人,却传承了中原文明。古往今来,流传下来不少与对联有关的趣闻趣事。1。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喜书门联,但每次刚刚张贴就被别人偷走,某年除夕,他想出了一个防“贼”的妙法:在门楹上贴出这样一副对联:福无双至灾患丛生偷联的人到王宅前一看,都摇头而去。

月朔清晨,王羲之又在上下联尾各续三字,遂成意义全新的一幅佳作:福无双至目前至灾患丛生昨夜行  2。北宋文学家王禹偁幼时家贫,放学后常帮大人磨面。12岁那年,一位师爷命他以磨面为题做联一副,王禹偁即道:但取心中正无愁眼下迟一日,当地太守设宴时即席出句征对:鹦鹉能言难似凤满座来宾对答不出,越日消息传开。

王禹偁知道后,立即对出下句:蜘蛛虽巧不如蚕3。宋人吕蒙正对其时严重的贫富不均现象愤愤不平。某年春节,一位穷苦人请他代写一副对联,吕写道:二三四五六七八九横额:南北对联贴出后引来了无数人围观。

众人始觉其“怪”,继而称其“妙”。这副对联妙就妙在它的“联外之意”:上联缺“一”,下联少“十”,正是“缺衣少食”的谐音:横批“南北”亦即意味着“没有工具”,作者以奇特的修辞手法写尽了穷人的生存窘相。

  4。宋代词人晏殊途经扬州时在大明寺里小憩,无意间瞥见壁上所书的一首诗很不错,经打问知道作者是当地人王琪,便请王来一起用饭。饭后二人在池边散步,其时正值各处落红的春末,晏殊说:“有时想起一个佳句,好比我曾做出过这么一句:无可怎样花落去至今也没想出下联。

王琪应声说:似曾相识燕归来不久,这一联句被晏殊写入他的词《浣溪沙•一曲新词酒一杯》中,成了千古名句。  5。北宋名相寇准与众友同游郊野,即景乘兴出句求对:水底月为天上月众友无句答对,杨大年恰好赶到,对曰:眼中人是眼前人众友皆齐声喝彩。

6。宋人刘贡父善对,王安石出句试之:三代夏商周刘对曰:四诗精致颂王安石拍手叫好:“此天造地设也!”对句的妙处在于以“四诗”归纳综合“精致颂”:因为《诗经》中的“雅”诗又可分为“风雅”和“小雅”,与“风”、“颂”合起来恰成“四诗”。  7。

开云平台

梅尧臣以诗知名,但浮沉三十年而不得重用。到了晚年,他应欧阳修之邀到场《唐书》的修撰。成稿之后还未上呈天子,梅就病故了,士医生们莫不叹惜。先前梅尧臣受命修《唐书》时,曾对他的妻子刁氏说:吾之修书,亦可谓猢狲入布袋矣。

刁氏笑道:君于仕宦,又何异鲇鱼上竹竿耶。虽是伉俪日常对话,却自然成联,闻者皆称善对。

8。苏轼(号东坡)与黄庭坚于松下走棋,阵风吹来,松子掉落棋盘,东坡即景出句:松下围棋,松子每随棋子落黄庭坚对曰:柳边垂钓,柳丝常伴钓丝悬9。苏轼一向恃才傲物,宰相王安石很器重苏的才学,但又以为该杀杀他的傲气,有一年的正月和十二月都有立春,八月又是一个闰月,王安石即以此为题出了上联要苏轼答对:一岁二春双八月,人间两度春秋苏轼苦思多日,终不能对出。

开云平台

直到几百年后才有一位无名氏委曲对出了下联(宽对):六旬花甲再周天,世上重逢甲子  10。一日,苏东坡邀黄庭坚来家作客。

黄到门外,苏忙着出去迎接,两人就在门旁的柳树下攀谈起来。正在窗前捉虱子的苏小妹见此情景即戏语道:阿兄门外邀双月苏东坡笑对曰:小妹窗前捉半风“双月”谓“朋”,“半风”(“风”繁体作“風”)指“虱”。不得不赞叹苏氏兄妹的才思敏捷,聪慧过人。作者:蜗牛每 文章泉源:网络世界。


本文关键词:开云平台,关于,对联,十个,有趣,的,小,故事,不得不,佩服

本文来源:开云平台-www.juancarlosborda.com